大量海外归国技术人才也纷纷进入医疗器械产业创业

改革开放后,我国医疗设备制造业逐渐兴起与国外企业合作或技术引进的热潮。

当时的中外合作形式多样:

一是售后技术服务合作。通过设立外商维修点承担产品维修业务以提高自己的维修技术水平。二是引进单项设备。1979年,我国从美国引进了真空炉热处理设备,提高手术器械的内在质量;1980年,从德国引进一套6台瓷牙核心技术检测仪器,解决了假牙的硬度、韧性不足和色泽不匀等关键质量问题;20世纪90年代还多次引进一次性注射器成套设备。三是引进关键技术。内窥镜摄像机生产工艺技术国产与进口结合。四是通过组装、消化、吸收,过渡到国产化。1984年开始,我国分别在B型超声诊断仪、单道和多道心电图机、心脏除颤器、遥控式无暗匣800毫安X线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品种上开展散件组装业务。五是成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我国先后成立了生产一次性医用高分子制品、心电图机、心脏除颤器、大型X射线诊断机组、B型超声诊断系统、X-CT、MRI等高科技产品的中外合资企业。到2009年,我国医疗器械中外合资企业达到558家。

利昂医疗从自身来说医疗器械产业振兴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

1977年,中国医科大学创建生物医学工程,1979年正式招收本科生。随后,多所高等院校先后设立相近学科。到2007年,全国已有104所大专院校设置了与医疗器械相关,并设有30个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点。40年来,数万名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才相继进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同时,大量海外归国技术人才也纷纷进入医疗器械产业创业,或直接进入高层次医疗器械的研发团队,极大地促我国医疗器械制造技术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