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格局将发生根本转变,科研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创新型企业将会是市场主流

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发展医用DR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实现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呈现较快发展的态势。但是,在众多庞大数字的背后,却隐藏着我国医疗器械生产和科技水平低下的一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领域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以医疗器械领域为例。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成效喜人。

从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发展的综合实力来看,受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创新链和产业链不完整、政策措施不配套、应用环境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层次医疗器械特别是先进数字诊疗装备目前还主要依赖进口,国民健康保障受制于人。

我国医疗器械缺乏新品开发投入资金。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制造业的发展面临困境,中国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是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领域。

当然,不论如何,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在人才、资金、技术和科研实力等方面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如何让高性能医疗器械有一个长足的发展是业内值得思考的问题。

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先创造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环境,鼓励通过收购兼并培育更多的行业龙头企业。要主动适应产业特点和发展规律,保护鼓励企业研发和创新的积极性,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完善本市药品和医用设备项目审批、市场准入、市场开拓等各环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行业管理和市场监管环境,推动本市生物医药产业的规模化、集聚化和国际化发展,把产业培育成本市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

还可引进新的资金投入模式,改变风险投资机制不足且资金太少,很难形成气候的局面。

政府干预还应包括建立有关于知识产权的配套措施,鼓励研究生产单位加大投入,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并让产品可以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独占市场,赢得丰厚的利润,企业再从利润中拿出巨额资金投入研究,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新,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制造的核心是中国创新,创新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的关键驱动力。因而要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行业兼并重组,形成各个细分市场的例如南京利昂医疗之类的龙头企业,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带动产业的发展。通过制度改革,形成对企业自身提升的倒逼机制,鼓励企业走出去,自我造血,成为国际性的大企业。

需要加大该领域的资金投入,加强研发力量,特别是鼓励利用各种资源促科研成果产业化,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让中国企业不是一味模仿或仿制。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将由过去重数量和产量逐步向重质量和品牌的转变,市场格局将发生根本转变,科研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创新型企业将会是市场主流。

同时,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与世界市场的关联度也将愈加紧密,医疗器械制造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水平、营销网络也会发生明显变化,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将从以低附加值的中低端产品为主向拓展高附加值的高层次产品市场转变,拥有高精尖技术的高层次产品将逐步主导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