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医用显示器进行校正?

医用显示器具有普通显示器难以达到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稳定性主要是指医用显示器的亮度能够稳定地保持在理想的阅片亮度值(一般在400-500 cd/m2之间)上。即使液晶面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化,亮度降低,医用显示器也能够调整亮度到原来的理想值。一致性是指在医学数字影像系统中,无论是在影像获取设备(CR机、DR机、CT机等)的显示器上,还是在门诊医生所用的显示器上,所有的医疗影像都要保持视觉的一致性,即各个显示器的显示效果是一致的。这对医生的正确诊断非常重要。因为,不一致的医疗影像,会带来不一致的、不可靠的或者是错误的诊断。

医用显示器

实际应用中,医用显示器需要使用亮度计和相应的程序来对亮度测量并进行校正,以使其符合DICOM要求。

在校正时,亮度计置于显示器的前方。显示器显示各种不同的测试图片,亮度计分别测量这些测试图片中特定位置的亮度值,然后利用专门的亮度校正软件,对显示器的亮度进行校正。

外置亮度计:外置亮度计手动校正外置亮度计手动校正的一个非常大的优点是直观,因为亮度计放置在显示屏前,亮度计所测得的亮度就是人眼所看见的亮度,不需要其它的计算进行转换。外置亮度计手动校正的不足是它需要具有技术的人员手动操作,对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医用显示器每隔一段时间(3至6个月)就要校正一次,工作量较大,而且很可能会错过校正时间;亮度计测的是屏幕的某一非常小的区域的光线,采光区域小,由于屏幕的亮度不是全部的均匀,所以测得的亮度不能代表整个屏幕的亮度水平。

为什么推荐使用医用显示器?

医用显示器的亮度可以达到1000cd/m²或更高,其中一些甚至具有内置功能。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真正的医用显示器亮度输出稳定,可以符合 DICOM 3.14 的要求。在医学成像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台显示器需要显示一致的医学影像;随着地点的改变,不同的显示器也需要呈现一致的图像质量。

医用显示器

医用显示器配有内置稳定系统,有些还有前置传感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在单台显示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而且在连接到企业网络的每一个显示器上,都可以保证一致的图像亮度和清晰度。这样一来,不同位置的同事也能看到同样的图像,很大地促进了准确远程协作。

随着患者检查的数量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加,放射科医师对工作效率提升的需求愈发迫切。因此,医用显示器通常会做个性化的设计,以便简化读片和提高使用效率。

对于医疗诊断来说,有时屏幕越大就越好。大尺寸的显示器,能够让放射科医师实现在单屏上完整地查看图像,无需平移或缩放。许多医用显示器具有按比例将图像扩展至适合屏幕尺寸的功能,也可提高读片效率。花在显示设备上的钱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还需要考虑服务、支持和基础设施的费用。考虑到区域合规的差异、严格的技术要求和详细的报告需要,管理整个医院的显示器并非易事。

选择医用显示器可以参考哪些要点?

选择医用显示器可以参考哪些要点?从参数上选:诊断工作站建议配置3MP、5MP显示器,无乳腺机和平板DR的以选3MP为主。观察、教学工作站建议配置2MP、1MP显示器。选配医用显示器有配套的专用显卡,有10bit输出灰阶的。从功能上选:选配能进行DICOM校正的医用显示器,有专用校正软件;显示器背面有光学传感器接口,可以接入光学传感器进行校正,否则无法进行校正。选配有亮度恒定装置的医用显示器,以保证显示器的亮度不随时间变化,它可以保证系统显示器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医用显示器

由于教学的要求和医生的习惯,国内外医生都习惯用笔在胶片或显示屏上指点示意,来表达对影像具体细节的观点,液晶屏材料是易破损材料,为了适应医用环境,显示器厂家会负责任的在生产时安装上液晶屏的保护板。所以,选配医用显示器要有液晶屏的保护板。

相对于普通显示器, 医用灰阶显示器的价格较为昂贵,我们希望使用寿命能在5年以上, 不论是CRT显示器或LCD显示器, 亮度都会随着时间而衰减。一般显示器寿命的定义是当亮度衰减到较大亮度的50%的时间。以液晶显示器而言, 此时间大约是30,000小时到50,000小时即使在使用寿命时间内, 亮度并不是每天都相同的。

所以隔一段时间 (大约三个月到六个月), 医用显示器要做亮度及灰阶的校正, 以保证显示器的一致性,如果显示器数量很多, 工作量也是相当大的。较先进的显示器内部有传感器(Sensor), 能侦测显示器的亮度变化而自动调整,使显示器在使用寿命内能随时保持亮度稳定。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并不是很稳定。它的亮度会随温度不同而改变。现在有些显示器内部有传感器(Sensor), 能侦测显示器的亮度变化而自动调整,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的人力。

医用显示器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通常在医院影像放射科设备上,常见的医用显示器,都会具有稳定性、一致性与整体性。医用显示器的主要参数有哪些?以下是医用显示器基本属性特点,如下:支持灰阶显示:医用显示器有10bit-11bit(1024-2048灰阶)。尺寸:医用显示器常用尺寸为18寸、20寸、21寸基本与X线胶片相仿。

医用显示器

分辨率:医用显示器分辨率高,像素可达100万像素(1MP)、200万像素(2MP)、300万像素(3MP)、500万像素(5MP)还有10MP,根据影像的需要,可以横竖屏切换双显示器(医用)的分辨率与价格成正比,与放射设备的分辨率正相关,相应的设备应当配套相应分辨率的显示器。

支持SBC功能(稳定的亮度控制):医用显示器采取了稳定的亮度控制技术,对显示亮度所反馈的信息随时进行校准,使其保持在标准亮度之上,符合临床的阅片标准,可保持3万甚至10万个小时亮度不变。

对比度:表达医用显示器亮值和暗值之比,医用显示器对比度可达600:1-1000:1;医用显示器由于教学的要求和医生的习惯,配有液晶屏的保护板;针对医用环境配有医疗专用电源;医用显示器有显示模式,一卡两显、主副显示互换、彩色一黑白转换、10bit灰阶输出;横竖屏转换等功能;双屏幕的显示器系统的应用可以让用户使用同样丰富的资源的同时减少花费在窗口切换和单显示器下阅读较小化文本的时间。支持DICOM3.14标准:医用显示器支持DICOM3.14标准,具备调整DICOM标准曲线的能力,使其和DICOM标准相吻合,从而保证了影响的显示质量。

内窥镜监视器的应用范围有哪些?

内窥镜监视器广泛应用于耳鼻喉科、腹部外科、泌尿外科、肛肠外科、骨外科、胸腔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妇科等领域,按其成像构造和特性主要可分为硬管内窥镜、纤维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硬管内窥镜外镜体通常为金属质地,利用透镜、棱镜构成光学系统,实现图像传输,既可以通过目镜直接观察。

内窥镜监视器

也可经光学接口与微型图像传感(CCD)摄像机相连,将图像传输到内窥镜监视器屏幕上以供观察和诊断;与硬管内窥镜利用光学镜片传输图像不同,纤维内窥镜主要利用玻璃纤维光束作为导光传像的元件,镜头柔软可弯;与硬管内窥镜中的光学接口与CCD连接不同,电子内窥镜通过将CCD装入内窥镜顶部替代内镜头端部,用电缆替代玻璃纤维传导图像,直接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视频处理将图像显示在监视器屏幕上。

目前,硬管内窥镜、纤维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在实际应用中存有差异,硬管内窥镜发展历史相对较长,产品技术与医疗实践较为成熟,成像清晰,部分硬管内窥镜带有手术操作通道,可直接利用微创手术器械通过通道进行手术治疗,简化了手术过程,减轻了病人痛苦,某些硬管内窥镜可通过高温高压消毒,具有灭菌时间短、灭菌等特点,内窥镜监视器产品基本覆盖所有科室,是医疗机构主要使用的微创诊疗产品之一;纤维内窥镜的较大特点是镜头前端可被操控改变方向,减少了检查盲区,但质地柔软,不易固定,更适合通过人体自然腔道用作观察和诊断,但不宜高温高压消毒;电子内窥镜将CCD置于镜头端部,像素增加,比纤维内镜有更佳的分辨率,由于发展时间短,种类相对较少,不宜高温高压消毒。

内窥镜监视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内窥镜监视器主要特点:非常丰富的数字、模拟接口;屏幕观看几乎无死角的,颜色不失真;感光系统,可保持无论环境变化、长久使用时屏幕亮度恒定不变;多达1073.7m种颜色,通过校色,让显示色彩更丰富、更真实 ;屏幕前置高透钢化玻璃,保持原色不变,充分防护液晶面板防水防尘设计,方便表面清洁及机器的运转。应用:手术室,无影灯摄像系统,内窥镜,移动术教工作台等。

内窥镜监视器

内窥镜,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由可弯曲部分、光源及一组镜头组成。使用时将内窥镜导入预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变化。内窥镜监视器图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内窥镜的使用效果,也标志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水平。

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主要由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和配套设备构成,其中内窥镜主要包括硬管内窥镜、纤维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可分为耳鼻喉科微创手术器械、外科微创手术器械和妇科微创手术器械等;配套设备主要包括摄像机、监视器、冷光源等。

内窥镜是目前为止医务人员观察人体内部病变组织方便、直接、有效的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耳鼻喉科、腹部外科、泌尿外科、肛肠外科、骨外科、胸腔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妇科等领域,内窥镜监视器按其成像构造和特性主要可分为硬管内窥镜、纤维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

挑选内窥镜监视器的标准是什么?

现在各大医院都很重视信息化的发展,所以对于包括显示器在内的各种信息化设备十分在意,会选择购买可靠而且价格合理的好产品。那么作为具有价值的内窥镜监视器,院方应该如何进行挑选才能满足在日常医务工作中的使用需求呢?由于显示器和普通显示器有着区别,因此不仅要选择有品牌保障的显示器,同时还要看生产厂家的产能、出货量、工艺水准等方面是否能够达到标准,除此之外还要看该厂家是否医疗显示器生产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

内窥镜监视器

看效果是否好,由于诊断影像的输出对显示器的整体质量要求非常高,因此在购买内窥镜监视器的时候应该通过样品进行观察,看在进行三维影像或其他的辅助诊断之时是否能够把CT、核磁等影像设备的功能发挥。

看客户是否认可,在购买显示器时候可以通过对其他使用过该品牌显示器的医院进行咨询,看对方是否满意这个品牌的产品。因为用户的使用感受是能反应出显示器性能和质量的因素。

通过以上方法就可以选购到一套内窥镜监视器,从而为医生的诊断提供好的辅助作用。因为对于影像诊断而言,清晰、无失真、无色差的图像显示效果才能够让医生将拍摄到的每一个细节地方看的一清二楚,避免发生错看漏看的现象。

使用内窥镜监视器能提供哪些便捷之处?

由于电子技术的应用,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操作者和助手以及其他工作人员,都能在内窥镜监视器的直视下进行各种操作,使各方面的操作者都能配合默契且安全。因此操作起来灵活、方便,易于掌握。由于内镜镜身的细径化,在镜身插入体腔时,使患者的不适感降到了至低程度。由于是在监视器屏幕上观察图像,可以供更多人员共同观察学习,进行病例讨论,同时,也为提高诊断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内窥镜监视器

内窥镜监视器由于CCD的应用,使像素数比纤维内镜大大增加,图像更加清晰逼真,且有放大功能。因此,它具有很高的分辨能力,它可以观察到胃粘膜的微细结构,也就是说能观察到胃粘膜的至小解剖单位—胃小区、胃小沟。故可以发现微小病变,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除此之外,由于电子内镜的视野宽阔,内镜前端的弯曲角度大,避免了盲区,避免漏诊。

由于在内窥镜监视器上观察图像,因此患者本人也可以直接参与观察,这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检查兴趣和信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还可利用电视信息中心调整红、蓝、绿,调整不同颜色去观察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达到各种组织结构的至佳分辨能力。目前电子内镜除了能观察到胃粘膜的至小解剖单位(胃小区、胃小沟)外,还可以观察到粘膜的肠上皮化生的绒毛状改变、溃疡周围的再生上皮、新生血管、粘膜下血管等显微镜下组织结构。

内窥镜监视器的使用尺寸有什么要求?

对于内窥镜监视器屏幕尺寸的要求,选择的原则一般情况是:只用于监视一个画而(包括一个个画面的轮流切换显示)的监视器.其屏幕尺寸可以小些(例如14”监视器);而用于同时显示多个画面〔如16个画面)的监视器,其屏幕尺寸则应大一些。监视器的屏幕尺寸,应根据监视者与监视器屏幕之问的距离为屏幕对角线的4-6倍的关系来选定。

内窥镜监视器

用于显示黑白监控摄像头图像的内窥镜监视器,一般应选用黑白监视器;用于彩色监控摄像头的监视器,应选用彩色监视器,使监控摄像头与监视器相对应。建议选用金属外壳的监视器,这样的监视器具有较好的屏蔽性能(特别是在其外壳接地之后),不易遭受空问电磁场的干扰。

监视器的配置数量,由监控摄像头配置的数量决定,一般采用4,1方式(若有16个摄像点,则应选配4台监视器),录像专用监视器可另行设置。应根据所用监控摄像头的分辨率指标,选用高一档清晰度的监视器,一般应高出100电视线。

内窥镜监视器使用的建议:保证供电稳定,以免电流或电压过大损坏元器件;注意工作环境的温度不能太高,防止氧化和老化;勿放在潮湿、灰尘多的环境下工作;防止静电、磁场干扰。

内窥镜监视器的术语你知道吗?

内窥镜监视器隔行和逐行是扫描的两种类型。为了减少抖动现象,电视制式使用的是隔行扫描。在隔行模式中,一遍扫描每隔一行生成一条扫描线 (一个区域),二遍扫描在一遍生成的扫描线之间生成剩余的扫描线(二个区域)。一帧完整的图像由这两部分构成,因此可以减少闪烁。在逐行扫描中,从屏幕顶部到底部会依次进行完整的扫描。

内窥镜监视器

NTSC 制式定义一帧为 525 条电视扫描线,每秒钟为 30 帧。PAL/SECAM 制式定义一帧为 625 条电视扫描线,每秒钟为25 帧。内窥镜监视器对于高定义信号有多个标准。

一种 LCD 设备,没有电子枪结构,能够同时在 TFT 屏幕上显示所有像素 (逐行扫描)。 I/P 转换能够将隔行信号转换为逐行信号。在 NTSC 制式中, IRE 单位指比例为 10:4 的视频信号电压电平和同步信号电压电平。视频信号为 0 到 100,同步信号为 0 到 40 ;在 PAL/SECAM 制式中,视频信号电压电平和同步信号电压电平以 7:3 的比例来表示,单位为毫伏。

内窥镜监视器孔径控制,一种可以将边缘校正或边缘增强应用到视频信号的电路。产生的边缘增强信号 (上升沿的 “前冲”信号和下降沿的 “过冲”信号)被加入到原始视频信号中,用于进行边缘增强。增强太多会导致图像模糊。增强还会降低图像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