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作为新修订《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实施后发布的豁免目录,究竟有哪些亮点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新修订的《免于进行临床试验医疗器械目录》(以下简称新《豁免目录》),包括医用激光光纤、甲胎蛋白(AFP)检测试剂等1248项医疗器械拿到“豁免令”,免于进行临床试验。同时,此前发布的三批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目录废止。

作为新修订《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以下简称新《分类目录》)实施后发布的豁免目录,究竟有哪些亮点?与前三批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目录相比有何不同?对医疗器械研发及行业发展又有何影响?带着这些问题,利昂医疗和大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自2014年8月起,陆续发布了三批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目录,累计对1090项医疗器械免于进行临床试验。而此次发布的新《豁免目录》,包括“医疗器械产品”和“体外诊断试剂产品”两个部分,分别涵盖855项医疗器械产品和393项体外诊断试剂产品。

本次对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目录的修订,是结合2017年修订发布的新《分类目录》,对前三批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目录进行整理和修订,共计对1090项产品中的536项产品名称及产品描述进行了规范,对204项产品进行了整合或拆分,对83项产品的管理类别按照新《分类目录》进行了调整,删除目录中已合并、降为一类或不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的产品。在此基础上,与新一批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含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目录整合,形成新《豁免目录》,使其与新《分类目录》尽可能保持一致,便于产品识别。

针对新《分类目录》未涉及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新《豁免目录》均依据《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划分产品类别、产品名称、产品描述。

与前三批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目录相比,新《豁免目录》共计增加医疗器械产品84项、体外诊断试剂产品277项,共计361项。

其中,新增加的84项医疗器械,包括二类医疗器械(气腹机内窥镜摄像机等)产品63项,三类医疗器械产品21项;新增加的277项体外诊断试剂,包括二类体外诊断试剂246项,三类体外诊断试剂31项。

对照新《分类目录》可以发现,其中,02无源手术器械、03神经和心血管手术器械、16眼科器械、18妇产科、辅助生殖和避孕器械子目录中的二类产品原则上均列入新《豁免目录》。

此外,根据《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评价资料基本要求(试行)的通告》中不适用于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情形,结合产品风险,在新《豁免目录》备注中注明了“上述目录中预期用途为患者自测检测相关产品,不属于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产品范畴”。

新《豁免目录》产品描述中列明的产品组件,如其单独按照医疗器械进行管理,且其预期用途与新修订《豁免目录》产品描述中的预期用途相同,可免于进行临床试验。对于申报产品由一类医疗器械、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二类、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组合而成时,在不扩大产品适用范围的前提下,也可免于进行临床试验。

医者仁心,精湛的技术,好的设备,让每一位患者放心、安心、舒心

“疼了快十年了,我这个人有什么小病小痛,一般不上心,很能扛。前几年,我还跟着老公一起出去打工。这两年疼得严重起来,才在家干农活,不往外跑了。没曾想,3个多月前,我的两条腿也开始麻木、胀痛。疼得我走路都得弯着腰,扶着墙一步一步挪着走。”

一位来自江苏溧阳的患者刘阿姨,据她所述,忍受腰腿疼痛已经长达十年之久。
刘阿姨的爱人张先生,在常州做电梯维修工作,一直很忙。临近春节,张先生提前返乡,带着刘阿姨四处求医。在当地检查为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建议开刀。

“没想到这么严重,医生说开了刀,要在床上躺两个多月。”听到自己的病情这么严重,刘阿姨十分害怕。
为了能让爱人不开刀,少受罪,张先生多方打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竟然还有不用开刀的手术!
刘阿姨做了详细检查,被确诊为腰3-4、腰4-5椎间盘变性、突出,同时还伴有脊柱左侧弯畸形。

经过会诊,运用内窥镜摄像机,经过医生的手术,术后几乎看不到伤口。刘阿姨说:“术后,腰腿疼痛就消失了,晚上一觉睡到天亮,好几年没有睡得这么舒服了。”

除了医生精湛的技术之外,一台好的设备更是您的选择。利昂医疗、苏富通科技秉承着严谨的工匠精神,把每一处细节放大,做好每一颗螺丝钉。
医者仁心,精湛的技术,好的设备,让每一位患者放心、安心、舒心!

如果长期用高度不合适的枕头会怎样

颈椎病高发期,如何才知道自己有没有颈椎病?犯颈椎病后,该怎么做才能缓解呢?

利昂医疗告诉大家的颈椎病的10个级别——

一:脖子酸痛、僵硬(建议抬头看看天花板,脖子后面是否有感觉);
二:脖子、肩膀、后背酸痛,僵硬、面色晦暗;
三:有倦容、抵抗力差、易留色素印、长斑;
四:胳膊不得劲,疼痛,麻木;
五:面部光泽、肤色不均与实际年龄不符;
六:经常睡觉落枕(落枕是一种轻型颈椎病);
七:走路发飘,跑偏、写字不稳;
八: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脚深、一脚浅;
九:小便、大便出现难言之隐;
十:下不了床。

预防方式——

1、避免长期低头,预防颈椎慢性劳损。

颈椎病在急性发作期发作时,应注意适当的休息。长时间工作,容易使颈部肌肉、韧带因长时间的拉伸导致疲劳损伤,从而加速颈椎椎间盘退变,所以工作约1小时后起身活动。

工作时间过长将会加重肩颈部软组织的负荷,不仅容易发生腰背软组织劳损,而且可造成颈、胸、腰椎关节的功能紊乱。

预防慢性劳损,除工间或业余时间作平衡运动外,还可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体质条件,选择一定的运动项目,进行增强肌力和增强体质的锻炼,这是预防颈椎病的方法之一。

稍有不适要去诊断,利用内窥镜摄像机进行检查。

2、合理科学用枕。

枕头是颈椎的保护工具,一个成年人,每天睡眠6-9小时,即每天有1/4-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枕头上)度过的,所以枕头一定要适合颈部的生理要求。

如果长期用高度不合适的枕头,使颈椎某处屈曲过度,就会将此处的韧带、关节囊牵长并损伤,造成颈椎失稳,发生关节错位,进而发展成颈椎病。

患者输液完毕,为患者拔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仅是内窥镜摄像机这样的设备,还有小到静脉输液我们也要关注,静脉输液是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基本护理操作,静脉输液后针眼周围的局部组织经常会出现淤青的现象,这种情况会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也会为护士在再次给患者静脉穿刺带来难度。

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病人向护士述说着打完针的苦楚:打针本来就疼,好不容易拔了针,又青了!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应该也为这样的事头疼不已吧!那怎样才能减轻穿刺后的淤青呢?

一、淤青的形成因素

1、在临床中,静脉穿刺拔针时,应注意按压的部位。

利昂医疗的总工程师表示通常静脉穿刺共有两个“针眼”,一个是穿过皮肤的针眼,看得见;另一个是穿过血管壁的针眼,看不见。我们在临床进行穿刺时,一般都是在针头进皮肤后再将针头沿着血管进一段再进入血管,两个“针眼”之间有一定距离,如果按压皮肤的“针眼”而不按压血管上的“针眼”,则血液仍会从血管壁这个“针眼”流入皮下,形成淤血。

2、由于打点滴时针刺破了血管,或者多次在一个地方进针,有可能会造成血液外流,在组织里淤积。

3、针头拔出后按压的时间:按压针眼的时间与发生皮下淤血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常人一般出血时间是1~3分钟,凝血时间为2~8分钟,所以,在临床工作中,拔针后按压针眼的时间至少要3分钟,有凝血机制障碍者,更要延长按压时间。

4、老年病人由于长期输液血管脆性大,容易渗血造成淤青。

5、有些病人在拔针后过度紧张按压过重。

二、注意事项

患者输液完毕,为患者拔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拔针时先揭下输液敷帖。

一般是留下有脱脂棉的一条敷帖按压拔针部位,应该是揭开这条敷帖后迅速拔出针头,在针头拔出皮肤的那一刻进行按压,不可先按压再拔针,如果边按压边拔针会导致患者很强的疼痛感。

按压时手指应沿血管走向方向平行竖按,或者是几个指头并拢同时按在穿刺部位整段血管上。这是因为在静脉穿刺的时候一般皮肤上的针眼和血管上的针眼并不在同一部位,如果只是单纯的按压住皮肤上的针眼只能避免皮肤上针眼出血,但血管上的针眼还有可能出血,容易导致患者穿刺部位皮下出血,引起局部皮肤青紫胀。

2、按压的时候力度不宜过重。

这一点作为护士都能掌握得比较好。但在临床上,一般护士工作比较忙,很多的患者都会认为拔针按压这样的事情很简单。

3、静脉输液完毕时,拔针时不关闭输液夹,操作者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针尾下方3厘米处软管并捏紧并迅速拔出,左手拇指在拔针的瞬间按住穿刺点,然后用手掌大鱼际肌压迫穿刺点,按压时间在3~5分钟。

4、嘱患者在静脉拔针后局部暂勿用力,10分钟内手勿下垂、抓拿物品、紧握拳头,防止再出血。因为止血后,血管壁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中如果肢体用力过早,血液会经损伤的血管溢出,发生皮下淤血而引起皮肤淤青。

紧紧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落实“证照分离”改革要求

利昂医疗了解到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部署,紧紧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落实“证照分离”改革要求,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改革审批方式,精简涉企证照,加强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进一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准入环境,充分释放市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2018年11月10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

《通知》明确了改革的内容。一是明确改革方式。纳入“证照分离”改革范围的涉企行政审批事项中,取消审批的有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资格认定等2项,市场主体办理营业执照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改为备案的有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行政许可1项,市场主体报送备案材料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实行告知承诺的有电影放映单位设立审批等19项,有关部门对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的,当场办理审批;优化准入服务的有外商投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等80余项,针对市场主体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精简审批材料,提高登记审批效率。二是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区分“证”、“照”功能,让更多市场主体持照即可经营,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实现市场主体“一照一码走天下”。三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贯彻“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避免出现监管真空。推进对创新设备,例如内窥镜摄像机的监管和扶持。构建全国统一的“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探索建立监管履职标准。四是要推进信息归集共享。进一步完善全国和省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在更大范围、实现市场主体基础信息、相关信用信息、违法违规信息归集共享和业务协同。

肝脏为什么会出现衰竭?

患了肝癌让我们感觉可怕,利昂医疗表示实际上更可怕的是肝衰竭,而且百分之80以上的肝癌患者死于肝衰竭。那么到底什么是肝衰竭?

肝衰竭究竟是什么病?

肝衰竭(重症肝炎)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肝脏合成、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预后较差。

肝脏为什么会出现衰竭?

1、药或毒物
大多发生于年龄在40岁以上者,可通过直接肝毒性和间接肝毒性两种模式损害肝脏。药性肝损害在出现首见症状后如继续用药,则发生AHF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2、妊娠
妊娠偶可引起AHF,在妊娠者中的发病率为百分之0.008,多见于妊娠后期3个月,平均发生于妊娠第36周,初产妇占百分之48,半数病例有先兆子痫或子痫的临床表现,百分之14为挛生妊娠妇女,发病原因尚未明确。

3、遗传代谢障碍病
包括半乳糖血症、果糖失耐受、酪氨酸血症、Reye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它们所致的AHF绝大多数发生于婴幼儿(1岁)。

4、隐源性
约占总病例数的百分之10~百分之20,这些不明原因的AHF,很可能存在有尚未被发现的、潜在病原学因子。

肝衰竭有什么表现?我们如何判断

1、急性肝衰竭
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Ⅱ度及以上肝性脑病(按Ⅳ度分类法划分)并有以下表现者:①乏力,并有明显厌食、腹胀、恶心、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②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③出血倾向明显且排除其他原因。④肝脏进行性缩小。

2、亚急性肝衰竭
起病较急,15d~26周出现以下表现者:①乏力,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②黄疸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日上升≥17.1μmol/L。③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并排除其他原因者。

3、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
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短期内发生急性肝功能失代偿的主要临床表现。

4、慢性肝衰竭
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诊断要点为:①有腹水或其他门静脉高压表现。②可有肝性脑病。③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白蛋白明显降低。④有凝血功能障碍。

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利用内窥镜摄像机发现问题,让您远离病痛!

人过40岁就逐渐走向衰老,机体出现较大的变化,这种时候就要定期体检

胆囊炎是胆囊的常见病,通常表现为口苦、恶心、发热和肚子痛等症状。想要预防胆囊炎,利昂医疗的总工程师表示先是要先了解胆囊炎,胆囊炎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1、肥胖

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饮食的摄入,导致肥胖者血液中和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也明显高,使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因此胆固醇容易析出、沉淀、形成结石。

2、女性

据统计,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3—4倍。很多女性不喜欢外出运动,活动量小,常有静坐习惯。这就使得胆囊收缩力下降,胆道开口处的括约肌功能失调,胆囊排空延缓、胆汁淤滞,更加易于繁殖。再者由于女性体内的作用,中年后的女性较男性更易发胖,血液及胆汁中胆固醇含量高。

3、多次生育

妇女妊娠以后,体内各种代谢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为怀孕、分娩和哺乳做好准备,母体内胆固醇含量明显升高,脂肪合成快。这当然给胎儿带来了好处,但也相应地造成了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即胆固醇高引起胆石症。

4、年纪渐长

人过40岁就逐渐走向衰老,机体出现较大的变化,这种时候就要定期体检,有不适要去诊断,利用内窥镜摄像机找到不适的原因,如体力活动减少,休息时间增加。脂肪代谢合成,人体开始发胖,胆囊功能减弱,胆道蠕动减少,胆汁滞留。这些众多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就容易诱发胆囊炎和胆石症。

生活中很多老人总是出现关节疼痛是怎么回事呢?

常言道,“人老腿先老,腿老在关节”,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关节疼痛的症状。要知道关节疼痛不仅仅影响老人的出行问题,而且对老人的身体健康也是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因此老人要多加注意关节的保养。生活中很多老人总是出现关节疼痛是怎么回事呢?老人关节疼痛是怎么办呢?利昂医疗的总工程师为您解答。

老人总是关节疼痛是怎么回事?

1、骨刺

骨刺型膝关节疼痛,关节因种种原因造成软骨的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形成骨刺,这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重要方面。如果遇到关节疼痛这种情况,首先要做到尽可能地保暖,可以采用一些热敷的办法。其次就是降低患者的运动量,让疼痛的关节适当的休息。

2、关节滑膜炎

由于外伤或过度劳损等因素损伤关节滑膜后会产生大量积液,使关节内压力增高,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并有摩擦发涩的声响。

3、软骨损伤

主要是膝关节的半月板损伤,当膝关节微屈时,如果突然过度内旋伸膝或外旋伸膝(例如踢足球运动中,弯小腿转身踢球的动作),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损伤会有明显的膝部撕裂感,随即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走路跛行、关节活动时有弹响。

4、关节炎

老年人膝盖疼一般常见的关节炎,由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等关节炎症都会有关节疼痛的表现。尤其在秋天,冷暖交替之际,低温或巨大的温差会导致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

5、骨质疏松

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关节疼痛多发生在胸椎和腰椎关节。这是因为人们在患了骨质疏松以后,其胸椎和腰椎的骨小梁会发生萎缩,导致椎体和椎关节变形,从而引起疼痛。这种疼痛可向腰背部的肌肉扩散。

老人关节疼痛怎么办?

1、为关节“减负”

肥胖者患双膝关节炎的危险性比正常体重者高18倍,但只要保持正常的体重的话,就可以将关节炎的发病率降低很多。因此在平时的的生活中,须要注意控制体重,对于一些含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应该尽量少摄取。

2、注意劳逸结合

3、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

有一些患者是由于精神受刺激,过度悲伤,心情压抑等而诱发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后,情绪的波动又往往使病情加重。

4、适量运动

5、及时去检查,现在的内窥镜摄像机技术已经很发达了,及早检查及早诊断。

熟练的运用内窥镜技术可以提高临床病的诊断率效果

胃内异物在临床上很常见,如不及时诊治,很容易造成肠道穿孔,危及生命。猫误食两颗橡胶球病例,利用内窥镜结合开腹术,在未切开胃肠道的情况下成功取出。

内窥镜摄像机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现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变化也可以通过微型摄像机传送并记录高分辨率色彩图像,以便临床医生进行病情分析,确定合理的方案。利用内窥镜还可以进行手术以及采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等。内窥镜技术在医学临床上刚刚起步,主要的诊断集中在消化道病方面。食道、胃、十二指肠及大肠疾患在消化道系统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利用胃肠内窥镜进行诊断及实施一些手术,近年来已经越来越多地开展起来。

医用内窥镜在医学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熟练的运用内窥镜技术可以提高临床病的诊断率效果;手术可以大大降低对机体的损伤,加速患病的康复;用内窥镜取食道异物操作简单直观,对机体基本无损伤,成功率高,术后恢复时间短,预后良好,是食道异物方法。

医疗器械的创新要从4个方位入手

医疗器械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动力,也是支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医疗行业已成为世界发展快的产业之一,创新产品也不断的涌现,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焦点领域和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

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利昂医疗的总工程师对医疗领域的创新提出了3点建议。

1、做好示范应用。这种示范就是把用户(即医疗机构)和制造商(即生产企业)做一个结合,协会过去也通过产学结合促协调交流,推动产业发展,形成示范应用、临床评价、技术创新和辅助推广的循环。

2、医疗器械的创新要从4个方位入手:一是要从医生需求的入手,了解临床的需求;二是要从病人家属的需求入手,特别是多发病、疑难病,跟他们座谈交流,寻求创新的方向和突破点;三是从进口医疗器械入手,寻找替代的机会,加强内窥镜摄像机等创新设备的发展;四是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

3、要加强医、研、企的协同。“医”就是医疗机构,“研”就是研发单位,“企”就是企业。重要的是要发挥医生这个非常关键的生产力的作用,因为医生既了解患者的需求,又熟悉医疗技术,也是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枢纽。有很多医生也有技术发明,通过他们进行转化也是比较根本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