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昂医疗的总工程师看到很多医疗行业覆盖越来越大,想想大致两个原因。
1、 经济性:贵重、复杂的医疗设备(内窥镜摄像机、悬吊DR等)、人才、一些特殊的诊疗技术是资源。把资源集中起来使用是效率的方式。
2、 业务沟通:由于现在基础是各个业务环节的信息交换,护理、医疗、医技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手段也要求高时效性,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所以设计者们也尽量减少“动线”的距离。
互联网、移动医疗、物联网等代表的信息技术力量和鼓励第三方服务、医生多点执业、分级诊疗、商业医保等医改政策力量颠覆。
信息技术在颠覆传统模式。
挂号网已经把诊前预约、挂号的功能剥离出。
政策也在摧毁传统的模式。
原来紧耦合的执业模式变成多对多的双向选择。随着第三方质控、认证力量的崛起。在市场放开后,第三方检验、检查机构、物业管理、等等非核心功能都可能变成决策者的可选项,而在竞争压力下,院长们不得不反复掂量外包的性价比、质量与自建的成本效益。明显的例子,医药分开后,药房占地方、占人员编制又不产生效益变得很不划算。不再是等你来看病、做越多检查越好,而是尽量让你不得病,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未来医疗服务模式是什么样的?
在信息技术和医改政策的双重力量下,传统诊疗模式在被颠覆,那么,未来的业务模式会是什么样子?什么人能够幸存下来?
未来医疗服务模式将有两个特点:分布式和数据化。未来的医疗服务将是分布式的。
未来的医疗服务也是数据化的。患者在随时随地产生大量的数据,医生的诊断更加基于循证医学和用数字说话,而非依赖个人经验。甚至像沃森的应用可能逐步代替医生在诊断过程的角色,让医护人员有更多精力花在面对面的诊疗工作上。
能够在这个颠覆过程中幸存下来并借用变革过程获得发展机遇的选择了正确战略。先是开放式战略。
其次,是重视信息化建设。未来的业务基础是信息交换,核心是诊疗服务能力。在这种环境下能够实现万物互联的能力、实现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的能力。